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时间:2024-06-27 15:40:4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5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09年第1号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2号修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合格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证券市场的外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第36号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合格投资者应当委托其境内托管人(以下简称托管人)代为办理本规定所要求的相关手续。
    第三条 合格投资者和托管人应当遵守中国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第四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局)依法对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的投资额度、资金账户、资金收付及汇兑等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
第二章 投资额度管理
    第五条 国家对合格投资者的境内证券投资实行额度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单个合格投资者的投资额度,鼓励中长期投资。
    第六条 合格投资者申请投资额度、开立外汇账户和人民币特殊账户,应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以下材料:
    (一)托管人及合格投资者提交的书面申请,书面申请的内容包括:合格投资者基本情况、资金来源说明与投资计划、合格投资者在锁定期内不撤资的承诺函等,并附《国家外汇管理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登记表》(样表见附1);
    (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颁发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三)经公证的合格投资者对托管人的授权委托书;
    (四)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合格投资者申请增加投资额度的,除提供上述第(一)、(四)项材料外,还需提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登记证》(以下简称《外汇登记证》)和已有投资额度在境内的投资情况说明,内容包括:资产配置及变动情况、投资损益情况、合规履行情况和股票交易平均换手率等。
    第七条 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投资额度每次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累计不得高于等值1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可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对上述限额进行调整。
    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等机构投资额度上限可超过等值10亿美元。
    合格投资者在上次投资额度获批后1年内不得再次提出增加投资额度的申请。
    第八条 合格投资者应在每次投资额度获批之日起6个月内汇入投资本金,未经批准逾期不得汇入。在规定时间内未足额汇入本金但超过等值2000万美元的,以实际汇入金额作为其投资额度。
    合格投资者汇入本金为非美元货币时,应参照汇入当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表计算汇入的等值美元投资额度。
    第九条 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等类型的合格投资者,以及合格投资者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的投资本金锁定期为3个月;其他合格投资者的投资本金锁定期为1年。
    合格投资者的投资本金锁定期自其足额汇入本金之日起计算;未在规定时间内汇足本金的,自投资额度获批之日起6个月后开始计算。
    上述所称“开放式中国基金”是指在境外以公募形式发起设立,且至少7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中国境内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发起设立开放式中国基金后20个工作日内,应将基金招募说明书原件及其核心内容中文译文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上述所称“投资本金锁定期”是指禁止合格投资者将投资本金汇出境外的期限。
第三章 账户管理
    第十条 合格投资者凭国家外汇管理局投资额度及开户批复文件,可以在托管人处为自有资金或由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客户资金分别开立一个外汇账户。
    合格投资者设立开放式中国基金的,每只开放式中国基金应单独开立一个外汇账户。
    合格投资者应凭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复文件,并按照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托管行或境内其他商业银行开立与外汇账户相对应的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有关人民币账户开立和使用详见附2《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账户操作指引(试行)》)。
    托管人应在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和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开立后5个工作日内向托管人所在地外汇局备案,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正式托管协议、为合格投资者领取《外汇登记证》。
    第十一条 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的收入范围是:合格投资者从境外汇入的本金、利息收入、从人民币特殊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人民币账户)购汇划入的资金及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的其他收入;支出范围是:结汇划入合格投资者人民币账户的资金、原路汇回境外的资金及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的其他支出。
    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内的资金不得用于境内证券投资以外的其他目的。
    第十二条 合格投资者的自有资金账户、客户资金账户及其开放式中国基金资金账户之间不得进行资金划转,同一合格投资者多只开放式中国基金资金账户之间也不得进行资金划转。
    第十三条 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的存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合格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1个月内变现资产并关闭其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其相应的投资额度同时作废:
    (一)证监会已收缴其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
    (二)合格投资者在首次投资额度获批后6个月内汇入的投资款低于等值2000万美元的;
    (三)合格投资者因将投资撤回境外,使得境内剩余本金之和低于等值2000万美元的;
    (四)国家外汇管理局依据本规定取消合格投资者原有投资额度的;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托管人应在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关闭后5个工作日内向托管人所在地外汇局备案,并将《外汇登记证》缴还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四章 汇兑管理
    第十五条 合格投资者可根据申请额度时提供的投资计划及有关说明,在实际投资前10个工作日内通知托管人直接将投资所需外汇资金结汇并划入其人民币账户。
    合格投资者汇入投资本金累计未满等值2000万美元的,不得结汇投资。
    第十六条 合格投资者可在投资本金锁定期结束后,分期、分批汇出本金和收益。合格投资者每月汇出资金(本金、收益)总额不得超过其上年底境内总资产的20%。
    第十七条 开放式中国基金可根据申购或赎回的轧差净额,由托管行按周为其办理相关的资金汇入或汇出。每月累计净汇出资金不得超过上年底基金境内总资产的20%。
    出现净赎回的,应根据托管人确认的汇出前一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合格投资者投资本金和损益的比例计算其中汇出的本金数额,作为今后允许再次汇入投资款的额度。
    第十八条 除开放式中国基金外,其他合格投资者如需汇出本金,应持书面申请(含本金汇入及既往投资情况说明等)、《外汇登记证》原件等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申请。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审核同意后出具批复文件,并相应调减合格投资者的投资额度。托管人凭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文件为合格投资者办理资金汇出相关手续。
    除开放式中国基金外,其他合格投资者如需汇出已实现的累计收益,托管人可凭合格投资者书面申请或指令、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投资收益专项审计报告、完税证明等,为合格投资者办理相关资金汇出手续。
    第十九条 托管人应准确、及时在《外汇登记证》上记录合格投资者的资金汇兑和收付情况。
    第二十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收支状况,对合格投资者资金汇出时间、金额及汇出资金的期限予以调整。
第五章 统计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合格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登记证变更手续并提交书面报告:
    (一)合格投资者名称、负责人、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基本情况变更的;
    (二)合格投资者或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受到其他监管部门(含境外)重大处罚,会对合格投资者投资运作造成重大影响或相关业务资格被暂停或取消的;
    (三)托管人、境内委托投资机构(经纪商)变更或其相关重要信息发生变更的;
    (四)账户名称、开户行信息等发生变更的;
    (五)开放式中国基金招募说明书发生变更的;
    (六)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变更托管人的,新托管人还应提供新签订的托管协议草案和新托管人基本情况及资产托管业务方面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新的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并在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开立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送正式托管协议。
    第二十二条 托管人应按照下列规定及时、准确报送有关合格投资者资金汇兑及境内证券投资情况的相关报表:
    (一)在合格投资者发生资金汇出入或结购汇行为后2个工作日内,填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汇出入明细表》(样表见附3);
    (二)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月报表(一)、(二)》(样表见附4);
    (三)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报送上一年度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年度财务报表(一)、(二)》(样表见附5)。
    第二十三条 合格投资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外汇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并可调减其投资额度直至取消:
    (一)转让或转卖投资额度等非法使用外汇行为的;
    (二)向托管人或外汇局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的;
    (三)未按规定办理投资结汇或购付汇的;
    (四)未按外汇局要求提供其资金汇兑及境内证券投资相关信息或材料的;
    (五)有其他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托管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外汇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会同证监会取消其合格投资者托管人资格:
    (一)超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投资额度或逾期为合格投资者办理本金汇入的;
    (二)未按规定为合格投资者办理本金和收益汇出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为合格投资者开立或关闭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或未按规定的账户收支范围为合格投资者办理资金汇兑和划转手续的;
    (四)未按规定向外汇局报送报表和有关资料或未按规定向外汇局报告有关情况的;
    (五)未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
    (六)有其他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根据本规定向外汇局报送的材料应为中文文本。同时具有外文和中文译文的,应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2002年第2号公告)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QFII外汇管理操作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3]124号)同时废止。
    







附1
国家外汇管理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登记表
(SAFE)REGISTRATION FORM FOR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编号(No.):
申请机构名称
Name of applicant 中文: 托管人名称
Name of custodian 中文:
English: English:
申请日期
Date of application 申请投资额度(百万人民币)
Intended investment quota(Million RMB)
机构类别
Institution category □基金管理公司 □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投行 □商业银行 □其他机构
□Fund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nsurance company □Securities company/Investment bank
□Commercial bank □Other institution
成立时间
Time of establishment 注册地址
Domicile of incorporation 中文:
English:
上一会计年度实收资本(百万美元)
Paid-up capital for the latest fiscal year(Million USD) 上一会计年度管理证券资产(百万美元)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for the latest fiscal year(Million USD)
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号
No.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license
发证日期
Licensing date

最近三年是否受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监管机构的处罚。如有,请具体说明。
Any penalty from the home regulator in recent 3 years. If any, please specify.
主要管理人员简况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ofessionals
资金来源说明
Statement on sources of the funds
初步投资计划
Initial investment plan





主要股东名称、注册地和股权比例(可用英文)
Names, domiciles and share percentages of major shareholders (In English if necessary)

主要关联机构名称和注册地(可用英文)
Names and domiciles of major affiliates (In English if necessary)


合格投资者联系人
QFII’s contact person
电话(Telephone)
传真(Fax) 托管人联系人
Custodian’s contact person
电话(Telephone)
传真(Fax)


合格投资者董事会授权人签名:
(Signature of the authorizee of QFII’s board):


附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账户管理操作指引(试行)

    一、合格投资者可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以机构自身名义开立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以下简称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存放其在境内证券投资的相关资金。
    二、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合格投资者,应凭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的额度批复文件,开立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专用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名称为合格机构投资者名称,并体现资金性质(自有资金/客户资金或客户名称/开放式基金名称等)。
    三、专用存款账户分为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以及投资境内股指期货的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等。
    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应在合格投资者境内托管行(以下简称托管行)处开立。该账户收入范围是:从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结汇划入的资金、从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划回的资金、出售证券所得价款、现金股利、利息收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收入;支出范围是:买入规定的证券类等产品支付的价款(含印花税、手续费等)、划往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的资金、支付税款、托管费、审计费和管理费等相关税费、购汇划入外汇账户的资金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支出。
    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应在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处开立。该账户收入范围是:从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划入的资金、利息收入、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有关收入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收入;支出范围是:划回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资金、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有关资金支出、相关税费支出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支出。
    合格投资者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应与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一一对应。
    若合格投资者托管行已经是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也可指定其人民币特殊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为期货保证金账户,此时无须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期货交易>。
    四、合格投资者人民币特殊账户收支范围调整为与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收支范围保持一致。
    合格投资者外汇账户收入范围调整为:合格投资者从境外汇入的本金、利息收入、从人民币特殊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划入的资金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收入;支出范围调整为:结汇划入合格投资者人民币特殊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的资金、原路汇回境外的资金以及经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其他支出。
    五、合格投资者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为其管理的客户资金开立不超过6个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每个账户起始开户金额不得低于等值2000万美元。
   合格投资者为客户资金开立的多个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与客户资金外汇账户(一个)存在对应关系。多个客户资金的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之间的资金不得相互划转。
    合格投资者如需为客户资金开立多个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的,应在投资额度申请文件中说明拟开立的客户资金账户的名称、资金来源和投资计划;如为单个客户开立客户资金账户,还应提交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件。
    六、对已开立人民币特殊账户的合格投资者,如需开立新的专用存款账户,或变更原有人民币特殊账户等,应撤销原人民币特殊账户后,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合格投资者完成专用存款账户开立后,可将原人民币特殊账户资金划入相应的专用存款账户<证券交易>。
    托管行应在合格投资者相关人民币特殊账户关闭、专用存款账户开立以及相关资金划转等完成后10个工作日,将有关信息报国家外汇局备案。
    七、合格投资者如需对已开立的客户资金的人民币特殊账户进行分账管理,开立多个专用存款账户的,应在本指引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外汇局提出申请,并在获批后3个月内将需要划转的资金从原来的人民币特殊账户,一次性全额划转至新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托管行应在相关资金划转后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报国家外汇局备案。
    合格投资者申请将原客户资金的人民币特殊账户进行分账管理需提供的材料,除本指引第五条第三款有关内容外,还需提交原客户资金人民币特殊账户的审计报告,以及额度分配情况(包括本金和收益的分配)的详细说明材料。
    八、托管行应认真做好对合格投资者现有账户的开立、更名工作,切实履行额度监控、信息报送等各项职责。
附3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汇出入明细表

QFII账户名称: 托管人名称: QFII账户性质:一般QFII机构□ QFII开放式中国基金□
QFII许可证代码: 报告日期: 资金性质:初始投资本金汇入□ 锁定期后资金汇出□ 锁定期后资金汇入□
汇兑日期 资金汇入 资金结汇 资金汇出 备注
(汇率等)
等值美元 其他外汇 人民币 等值美元 其他外汇 人民币 本金 收益
人民币 等值美元 其他外汇 人民币 等值美元 其他外汇


                           
                           
                           
                           

附4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月报表(一)

托管人名称:
QFII账户名称:
QFII机构代码:
结算日: 单位:元(人民币)
分类 项目 本月发生数(变化数) 月末数
资金汇出入情况 汇入本金    
汇出本金    
汇出收益    
净汇入资金    
投资市值 银行存款    
股 票    
国 债    
可转债    
公司债    
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    
权 证    
其他投资    
投资市值合计    
人民币账户
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    
结汇资金    
卖出证券所得价款    
股利收入    
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收入合计    
支出情况:    
购汇资金    
买入证券支付价款    
托管费    
管理费    
其他支出    
支出合计    
外汇账户
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    
汇入本金    
人民币账户购汇划入    
收入合计    
支出情况:    
结汇划入人民币账户    
汇出收益    
汇出本金    
支出合计    
备注
填表人: 复核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注1、“结算日”与“填表日期”的填报格式为“YYYY-MM-DD”;
注2、“月末数”为历年至本月末累计数,“本月发生数”与“月末数”都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注3、 除“银行存款”外,“投资市值”项下以每月最后一个市场交易日的市值计算;
注4、“净汇入资金”按照“汇入本金”减去“汇出资金”、“汇出收益”计算;
注5、 如果QFII有获得批准而尚未结汇的额度,可单独在“备注”部分进行说明;
注6、“投资市值”项目中,“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不计入应收利息、股利或红利;
注7、 未上市分离型可转债并入“可转债”,上市分离后,分别并入“公司债”与“权证”项目;
注8、“投资市值”项目中,本月发生数不填写,ETF和LOF并入“开放式基金”项目进行反映;
注9、“清算备付金”和“交易保证金”,并入“其他投资”项目中反映,且在“备注”中说明;
注10、“投资市值”中已分项目列示之外、证监会尚未明细分类的投资品种在“其他投资”中合并反映;
注11、“新股中签退款”与“新股申购缴款”不在收入或支出中体现,但需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注12、 如需要依照客户要求计提资本利得等税金,暂时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注13、 此表为月报表,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外汇局。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月报表(二)

托管人名称:
QFII名称:
QFII代码:
结算日: 单位:元(人民币)
资产负债 项目 行次 成本 市值
资 产 资产合计 1    
银行存款 2    
股 票 3    
国 债 4    
可转债 5    
公司债 6    
封闭式基金 7    
开放式基金 8    
权 证 9    
其他投资 10    
应收清算款 11    
应收股利 12    
应收利息 13    
其他应收款 14    
负 债 负债合计 15    
应付清算款 16    
应付托管费 17    
应付管理费 18    
应纳税款 19    
其他应付款 20    
净资产 21    
本月买入周转率 = 本月买入成本/[(上月市值 + 本月市值)/2] =  
本月卖出周转率 = 本月卖出成本/[(上月市值 + 本月市值)/2] =  
平均获利率 = [(已实现资本利得 + 未实现资本利得)/汇入本金净值]×100% =  
当月平均获利率 = [本月各种投资市值总额/(上月投资市值总额 + 本月汇入本金净值)-1]×100%=  
备注
 
填表人: 复核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注1、“结算日”与“填表日期”的填报格式为“YYYY-MM-DD”;
注2、“成本”为移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金额,“市值”按该月最后一个市场交易日的市值计算;
注3、 对于货币性项目,成本与市值相等;
注4、“清算备付金”和“交易保证金”,合并在“其他投资”项目中反映;
注5、 该表资产类别中已分项目列示之外、证监会尚未明细分类的投资品种在“其他投资”中合并反映;
注6、“应收清算款” 按照“证券清算款”科目的借方余额填列;
注7、“应付清算款” 按照“证券清算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注8、“本月买入周转率”与“本月卖出周转率”项目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注9、“平均获利率”与“当月平均获利率”项目填报格式为百分比,且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注10、 此表为月报表,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外汇局。


















附5

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年度财务报表(一)
资产负债表
QFII名称: 托管人名称: 单位:元(人民币)
资 产
其中:银行存款
公司股票
国 债
其他债券
其他投资
预付股款
应收股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负 债
其中:应付管理费
应付托管费
应纳税款
应付股款
其他应付款
净 资 产
其中:汇入本金净值
本年度净损益
    累计盈余
填表人: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公司股票、国债、其他债券以及其他投资以上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
记值。

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年度财务报表(二)
损 益 表
QFII名称: 托管人名称: 单位:元(人民币)
收 入
其中:股利收入
    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费 用
其中:托管费
    管理费
    税款
    其他费用(税费)
已实现资本利得(亏损)
未实现资本利得(亏损)
本年度净损益
期初累计盈余
期末累计盈余
填表人: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12月2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3年12月22日公布 1994年4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第三章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拯救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陆生野生动物,是指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非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即国家和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所称陆生野生动物产品,是指陆生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所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是指陆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驯养繁殖、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对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并有权检举和控告侵占或者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建设、环保、医药、交通、对外贸易、国内贸易、海关、农业、畜牧等部门和部队,应当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本地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设立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意识。
每年五月一日至七日为本省“爱鸟周”;每年十一月为本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

第二章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第九条 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制定全省保护、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规划及措施,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条 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集中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中、长期规划及措施。
第十一条 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 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应当建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依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和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场所划定禁猎区,并设置保护标志和保护设施;在陆生野生动物的繁殖季节规定和公布禁猎期。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场所。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公民发现伤病、受困、饥饿、迷途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都应当采取有效的救治和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或者送交当地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
第十五条 因保护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受到经济损失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陆生野生动物管理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确需猎捕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经猎捕地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地区)陆生野生

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向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动物园申请猎捕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在向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前,须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七条 禁止使用军用武器、射击运动专用枪支、汽枪、地枪、排铳、毒药、炸药、丝套以及非人为直接操作并危害人畜安全的狩猎工具猎捕陆生野生动物。
禁止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机动车追捕、火攻、烟熏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其他方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
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依照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工具和方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
狩猎证由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申请狩猎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审批表。
第十九条 严格猎枪的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管理制度。经销猎枪、弹具的单位,必须经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办理营业执照,并在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的指标内销售。购买猎枪、弹具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
准,由同级公安机关同意并核发购买证,凭证向国家指定的经销单位购买。
持猎枪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同时持有持枪证和狩猎证。
第二十条 跨县狩猎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狩猎证向狩猎地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狩猎。
外省到我省狩猎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狩猎证和其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向我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狩猎。
第二十一条 在适合狩猎的区域建立固定狩猎场所的,由建设单位向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领取驯养繁殖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必须持驯养繁殖许可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第二十四条 需要终止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应当在二个月内报告原批准机关和登记注册部门,办理终止手续。
第二十五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宾馆、饭店、招待所及饮食行业,不得收购、宰杀、加工、出售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不得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名称(别称)作菜谱招徕顾客。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需要出售、收购、利用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
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持驯养许可证,向经批准的收购单位出售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第二十六条 经营利用非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凭经营许可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
第二十八条 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由当地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在集贸市场外收购、销售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由当地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县境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
运输、携带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省境的,必须经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 从省外向我省调入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持有调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准运证明。
第三十一条 进出口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禁止伪造、倒卖、转让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特许猎捕证和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第三十三条 外国人在我省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必须向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报国务院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属于省重点保护的,由省陆生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非法捕杀国家或者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需判处刑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五倍至十倍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一百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或者非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五倍至八倍的罚款;没有猎获
物的,处以五十元至二千元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未取得狩猎证或者未按照狩猎证的规定猎捕非国家或者非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狩猎证,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三倍至五倍的罚款;没
有猎获物的,处以五十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陆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场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破坏国家或者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场所的,处以相当于恢复原状所需费用二倍至三倍的
罚款;破坏非国家或者非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场所的,处以相当于恢复原状所需费用二倍以下的罚款。
被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而不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收取恢复原状所需的费用,代为恢复原状。
第三十八条 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的范围驯养繁殖国家或者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三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可以并处没收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当于实物价值五倍至十倍的罚款。其中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或者其产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非法进出口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伪造、倒卖、转让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特许猎捕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证件,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伪造、倒卖、转让狩猎证的,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
(二)伪造、倒卖、转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处以三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
(三)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处以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伪造、倒卖特许猎捕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外国人未经批准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对国家或者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考察、拍摄的资料和采集的标本,并处以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没收的实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
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 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2月22日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2003年1月9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简称劳动保障)监察,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业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应当遵循公正与公开、 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五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指导区、县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区、县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公安、工商、财政、价格、卫生、安全生产监督、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进行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 管辖和职责
  第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机构,应当配备专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负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应当熟悉监察业务,具备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专业知识,并经过培训合格。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在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协助专职、兼职监察员开展工作。
  第八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业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区、县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本辖区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业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案情重大、复杂或者跨行政区域的案件,可以直接查处;必要时,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指定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查处。
  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监察用人单位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四)依法查处和纠正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五)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培训、任命、考核、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人员在依法执行劳动保障监察任务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场所,检查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查阅或者复制必要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
(三)采用笔录、录音、照相、摄相等方式取得证据;
  (四)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作出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的决定;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保守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为举报者保密。

          第三章 内容和程序
  第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的下列情况实施监察:
  (一)招用劳动者的方式、内容和条件;
  (二)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
  (三)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福利待遇;
  (四)执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五)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
  (六)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七)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培训;
  (八)制定劳动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备案;
  (九)就业服务机构的中介服务、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
  (十)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十一)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劳动保障监察时,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者出具伪证,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劳动保障监察。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根据需要,可以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年度检查、举报检查以及劳动管理制度备案审查等方式;必要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查。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年度检查,实行年检制度。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连续三年年检合格的用人单位,授予劳动管理信得过单位称号,并免检一年。
  第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应当由两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共同进行,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被检查单位监察的内容、要求和法律依据。
  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
  第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投诉、举报或者监察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下列规定分别作出处理:
  (一)经初步调查认为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告知被检查单位和投诉人、举报人;
  (二)对违法事实不成立不予立案的,应当终止检查,并及时告知被检查单位和投诉人、举报人;
  (三)对属于劳动争议纠纷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四)对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依法立案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作出处理:
  (一)经调查认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不成立的,应当及时撤销案件;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作出限期整改决定;
  (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四)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当场下达限期整改决定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查处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社会保险待遇的违法行为时,发现有关单位和个人有转移财产或者逃匿迹象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第二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订立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每使用一名劳动者每月五十元的标准处以罚款,但对每使用一个劳动者的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一千元;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并支付相当于应得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赔偿金;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或者福利待遇的;
  (二)拒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
  (三)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弄虚作假骗取、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追回骗取或者冒领的金额,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国家规定应当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该职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每使用一名劳动者处以一百元罚款。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挠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依法行使劳动保障监察职权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情况、材料的;
  (四)拒绝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达的询问通知书或者整改决定书的;
(五)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
  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取消监察员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二)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
  (三)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
(四)泄露举报人情况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本条例所称就业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本条例所称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医疗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和药店。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